一、教学理念:“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
(一)合理设计,拓展学科外延,增强国际化视野
365备用线路检测作为早期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其法学学科一直为学校优势学科。目前,学校已成为法学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法学学科体系齐全、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0多万人,是全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之一。
学校历来重视法学二级学科国际法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国际法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目前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国际法专业博士学位点。
国际法专业历来重视双语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以国际法专业学生为主组成的辩论队,两次夺取全国“贸仲杯”(全英文)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冠军,并代表中国赴维也纳参加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还曾荣获由台湾理律基金会资助的首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辩论赛亚军。
国际法学科已有超过5年的开设双语课历史,是我校双语课开设时间最早、双语课开设门数最多、教学效果较好的学科之一。陈咏梅老师、王衡老师就是我校最早几批获得双语资格的教师之一。在此背景与依托下,365备用线路检测国际法学院经过多方分析与论证,针对过去课程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枯燥抽象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调国际化视野,培育高素质国际化法律人才,决定在学校最新本科教学计划中,将已开设的双语课程《国际贸易法》(双语)(2004年起开设)、《国际金融法》(双语)(2004年起开设)、《外贸运输与保险》(双语)(2005年起开设)、《WTO法》(2006年开设)、《国际商法》(双语)(2007年起开设)、《WTO与中国》(2007年起开设)等6门课程整合发展为《国际贸易法成案分析》(双语)这一选修课,面向本科学生开设。
为此,365备用线路检测国际法学院一方面鼓励年青教师出国留学,另一方面强调尽可能多地采集域外法律资料构建科研素材。
(二)以学生为本,宏观与微观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
“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我们始终坚持学以致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力争为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的复合型国际化后备人才。一方面,国际法的理论制度研究脱离不了对案例的学习和参考。例如,在WTO法中,判例法已经事实上成为每项WTO案例均要援引重要的法律依据。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援引案例也是国际律师不可不面临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国际法的运用与实践也需要考察和研究法律实践发展,与其他二级法学学科相比而言,国际法学科其国际化特征与实践性特征更加突出,所以研究国际贸易中的成案,对学生来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国际贸易法成案分析》这门课程针对上述理念应运而生,注重宏观与微观并举,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实践与实战性,努力实现与法律英语的双向结合,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重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竞争能力,为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运用案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进入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打下坚实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以增进学生对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尤其是规制理解和运用为出发点,鼓励我们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国际贸易法成案,在锻炼法律思维提高实务能力的同时,使得外语与学科知识教学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本课程将充分借鉴欧美国家法律教育及培训体系的精华之处,结合中国法学教育现实国情和学校自身优势资源,初步形成了自身教学体系和风格。本课程要求教师自编和节选外文原版资料,引进多种灵活多样的与英美国家授课模式接轨的教学方式,在采取课堂讲授(lectures)、学生陈述(presentation)、课后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基础上,突出案例分析(case studies)和讨论课(seminars),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剖析案例的方法,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学生组织、表达、动手等多方面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模式,注重挖掘学生的多向思维与分析技能,提高其处理跨国法律事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国际竞争力
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制度与实践学习是国际经济法学的重要内容。本课程争取有的放矢,让学生同步获得外语与国际法学科知识,大幅提高学生查找、消化、分析与运用国际贸易法案例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加强科研与实践能力,力争培养学生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而言包括:
1.使学生对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的法律框架及思维方式有感性认识;
2.使学生大致熟悉富有国际贸易法实践情况;
3.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习国际贸易法尤其是贸易判例法的方法、技巧;
4.使学生熟练访问法律专业网站和数据库,具备检索外文法律资料,尤其是英文案例的能力;
5.使学生能在今后的法学科研与实践研究中,有能力驾驭国际贸易法案例;
6.引导本科毕业后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明确法学研究方向,打下坚实基础;
7.使学生具备参与国际法律实务的能力,为我国国际贸易事业提供高水平人才后备支持。